网罗全网热门赛事

“苏超”让全社会看到了足球的“根”在群众

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(简称“苏超”)自开赛以来,吸引了大量球迷的关注,赛场内外人气持续攀升。然而,关于“苏超”能否推动中国足球进步的问题,各界仍存在争议。《半月谈》近期刊发评论文章《“苏超”给中国足球带来了哪些思考?》,认为该联赛让大众重新认识到足球运动的群众基础至关重要,并有效带动了全民参与足球的热潮,这对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。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:

业余联赛也能点燃足球热情

“苏超”进行至第五轮,场均观赛人数已突破3万,其中单场最高观众数达4.3万,更有大批球迷通过商场、广场等“第二现场”观赛。然而,随着联赛热度上升,网络上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:一部分“苏超”支持者认为,这样的赛事能助力中国足球振兴;而另一部分“专业球迷”则认为,业余联赛水平有限,难以对职业足球产生实质影响。

事实上,职业足球与业余足球虽有竞技水平差异,但二者并非对立关系,而是相辅相成。业余联赛同样能为职业足球提供借鉴,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启示意义。

足球的根基在于群众参与

“苏超”的成功之处在于,它让足球回归城市、回归大众。记者在现场观察到,尽管不少观众并非资深球迷,但他们依然热情高涨,为家乡球队呐喊助威。各支球队以城市命名,通过地域文化凝聚球迷认同感,低廉的票价和纯粹的足球乐趣吸引更多人走进球场。这种模式不仅培育了足球文化,也为职业足球如何扩大群众基础提供了参考。

拼搏精神比技术更重要

尽管“苏超”的竞技水平无法与职业联赛相比,但球员们的拼搏精神却赢得了广泛赞誉。无论是门将的神勇扑救,还是球员的奋力奔跑,都让观众感受到足球的魅力。例如,常州队虽在大雨中失利,但全队拼尽全力的表现令人动容;多场比赛在最后阶段仍有进球,展现了球员永不放弃的态度。这种精神恰恰是当前职业足球所欠缺的,也是球迷最渴望看到的。

青训是足球未来的关键

“苏超”赛场上的年轻球员表现亮眼,如17岁的盐城门将严子航、18岁的苏州新星寇程等,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球队的青训体系。目前积分榜前列的盐城队和南通队,正是凭借长期重视青训,才能保持竞争力。随着“苏超”的影响力扩大,江苏各地或将更加注重青少年足球培养,而更多家长也可能因此支持孩子投身足球运动。

在职业足球面临困境的当下,“苏超”的兴起无疑为足球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如何维系这种热情,并促进业余与职业足球的良性互动,是足球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。未来,如果更多人能拥有自己的“家乡主队”,如果青训体系得到真正重视,如果足球能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,中国足球的崛起仍值得期待。

相关标签

热门集锦